万象城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胀气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9-05-1161741次浏览

胃胀气属于现如今很多人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而导致大家出现该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消化不良、肠胃疾病、功能性疾病、以及胃酸过多等症状引起,治疗这类疾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病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缓解办法。

胃胀气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出现的一种肠胃不适的症状,虽然说其不会给大家的身体带来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但是如果经常出现该情况的话,还是会让大家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那胃胀气是什么原因呢?
  一、消化不良
  当大家自身存在着胃动力不足的情况以后,就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当大家见识一些刺激性较大又或者是难以消化的食物之后,就很容易导致其遗留在大家的肠胃内,从而导致大家出现胃胀气的现象,除此以外,如果大家体内的肠道菌群已经失衡的话,那么很多废气就会在大家的肠道内积聚,也容易导致大家出现胃胀气的情况。
  二、肠胃疾病
  如果大家本身就患有部分肠胃疾病的话,那么自身就很容易出现胃胀气的情况,常见的肠胃疾病有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下垂等等,并且这些肠胃疾病通常会导致大家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胃胀气情况也就是腹部气体滞留感以及腹中胀气感,并且如果患者胃肠道里面的废气积攒过多的时候,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腹部不适现象,比如说肠鸣亢进等等。
  三、功能性疾病
  当大家患有某些功能性疾病的时候,也很容易导致自身出现胃胀气的情况,比如说消化不良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等,这些功能疾病一般情况下来说病情都是较为严重的,所以大家要引起自身的重视。
  四、胃酸过多
  当大家肠胃当中的胃酸过多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大家的肠胃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可以被大家的肠胃所吸收的,所以当其不能够被排出去,也无法被吸收的时候,就会导致大家出现胀气以及打嗝一系列的症状。

相关推荐

01:46
小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小宝宝肚子胀气时,可以通过按摩、中药敷贴、口服药物、补充益生菌等方法缓解。小宝宝出现肚子胀气时,有可能是孩子的消化能力较弱、消化不良,也有可能是腹部着凉有关。家长可以焐热双手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顺时针为宝宝做按摩,帮助宝宝缓解胀气的症状。要时刻注意宝宝腹部保暖,给宝宝换尿布或洗澡时,要控制好室内温度,避免着凉。还可使用外用中药敷贴的方法,促进气血运行。若宝宝肚子胀气的同时,还有大便次数不正常,可以服用助消化的药物,如益生菌等。
03:08
宝宝肚子胀吃什么药
宝宝如果出现肚子胀,往往提示是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用药治疗,当宝宝出现比较典型的腹胀,要注意找一下原因。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新生儿,如果肚子胀得比较的明显,也有可能是过敏因素导致的,还要注意排除外科性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的巨结肠,如果仅仅是胃肠功能的紊乱,这时候,可以吃一点思密达,吃点或者调节菌群的药物。另外要注意饮食习惯,家长常常给摩摩腹,少吃土豆,含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这样也可以缓解腹胀的情况。
新生儿使劲脸憋得通红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生长速度特别快,为了缓解快速生长带来的压力,有时候会使劲让脸憋得通红;其次使劲放屁或者大便时,也会让脸憋得通红;另外受到外界的刺激或惊吓、由深睡眠转为浅睡颜时,也会使劲让脸憋得痛红。
胃里的气体到底从哪来的?消化科医生告诉你:7件事会导致胃胀气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都会先到胃里集合,然后通过消化、分解、吸收再进入肠道。如果使用辣的东西、生食、冷食、难消化过硬的东西,胃就会出现消化障碍,引发胃痛、胃胀以及反流、恶心、呕吐等。还有一种情况十分常见,那就是胃胀气。
胃胀气什么原因
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生气、烦恼、忧思过多、焦虑引起胃损害,导致腹胀。饮食不节,病菌导致肠道有毒素,造成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饮水量太少,纤维素食物进食太少,造成便秘、胀气。生活作息不正常,不进行定时定量进餐,或者过饥过饱,导致胃胀不适。吃太油腻饮食,高蛋白、高脂肪造成肠道菌群改变。吃太快,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搅拌、混合,对肠道造成损害,出现腹胀。其他疾病,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都有腹胀症状。在治疗上首先进行饮食调理,规律进食、少吃多餐,少吃产气、油脂类、油煎、油炸食品,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可服用增强胃肠动力药物以及助消化药物,有利于缓解症状。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8

53442次收听

什么是胃胀气
胃胀气是指当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的时候,就会使胃的排空延迟、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也就是胃胀气。每天早起或者是饭前、饭后均有打嗝的现象,并伴随气体喷出,对身体损伤极大,吃不下饭,肉、鸡蛋、凉物、米粥均不能下咽,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神经性头痛和抑郁,伴有乳房忽冷忽热。胀气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无法吸收某类碳水化合物。豆类容易产生胀气,橄榄菜、绿花椰菜、洋葱、白花椰菜、全麦面粉、白萝卜、香蕉等也容易产生胀气。对于胃胀气,除了平时做到少吃多餐、心情愉悦、及时运动之外,还要在药物上给予及时的调整,比如可以吃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快力和舒丽启能等等。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8

55834次收听

胃里有气怎么办
胃里面如果是有气觉得腹胀可能是由于进食不洁,进食过快、过多,暴饮暴食或者进食不容易消化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时多考虑是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过度胀气。可以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或者是用一些促胃肠动力的药物使胃内的食物向下推进向下排泄。如果是您的消化道有梗阻,也会有腹部的胀满,出现排气的障碍,出现一些呃逆、恶心、呕吐的现象,这时就不能简单的进行药物的治疗,要进一步的来到我们的医院,来进一步的完善一些检查,来明确一下腹部的胀气过多的原因是什么,进而采取进一步的治疗的措施。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4

60840次收听

02:18
胃胀是怎么回事
胃胀是指上腹部胀满不适感,可能会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常见胃胀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胃动力差、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功能异常。二、习惯性地吞食气体等不良习惯。三、多食易产生气体食物。四、抑郁症等情绪问题。五、消化系统炎症、肿瘤等器质性病。
01:48
胃胀怎么办
胃胀应该怎么办:胃胀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胃胀患者,尤其是长期有胃胀患者首先要及时就诊检查,明确胀气原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第二,胃胀患者要进行对症治疗,给予吗丁啉等增加为动力药物或消化酶类药物,来促进消化,缓解腹胀。
经常胃胀气该怎么治疗
经常胃胀气的治疗,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可能要吃一些促动力的药物。现在众所周知的这些促动力的药,对胃肠道都有促进蠕动的作用。还可能跟消化酶也有关系,就是可能要补充一些消化酶,帮助不能消化的东西消化掉了以后,可能肚子胀也能够缓解。如果平时走走路,晚上在床上可以进行腹部的一些运动,可能对腹胀的缓解有一定帮助。在饮食方面,可能就更加要注意了,因为这些腹胀、腹部不适常常跟进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就是哪些东西吃了以后不舒服。常常有人会狼吞虎咽的把所有的东西都塞进去了,但没有细嚼慢咽,可能消化起来就比较困难,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要分类来看。是吃肉不行,吃主食不行,还是吃菜不行,根据其特点来调整饮食。如果有一些蔬菜可能加重症状的话,就应该加以注意。
语音时长 01:26

2020-01-07

59516次收听

胃肠胀气是什么原因
短期内出现胃肠胀气可能是受凉或者是饮食不当导致的,如果反复发作可能是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统或者是胰腺问题、药物因素、不良情绪等引起的。胃肠胀气如果反复发作,常见的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肠道的慢性炎症,习惯性便秘,腹部手术引起的肠粘连,甚至肿瘤等,应该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消化道造影,肿瘤标志物等。肝胆系统或者是胰腺问题也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腹胀现象。容易引起胃肠胀气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钙离子释放剂,镇静剂等。情绪也是导致消化道疾病的独立的致病因素,如长期过度紧张或者抑郁等,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腹胀。出现反复腹胀应该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0

54499次收听

肚子胀气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现过肚子胀气的情况,导致我们肚子胀气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当我们吞入了大量的空气的时候,吃了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的时候,消化不良的时候,患有一些肠胃疾病的时候,就会导致肚子胀气。
胃胀气打嗝怎么办
胃胀气打嗝以后,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办法进行治疗,第一个方法就是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吃健胃消食之类的药物,来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第二个方法是注意保暖,避免胃部着凉,可以多喝点温水;第三个方法是少食多餐,食物以好消化为主,以免刺激肠胃。
胃疼胃胀是什么原因
胃痛和腹胀被认为是胃疾病中常见的,例如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的胃感染和其他疾病,都存在这些症状。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胃痛的症状经常反复发作,如果经常胃痛和腹胀,建议去医院到消化内科做胃镜检查以确诊,以便尽快进行针对性治疗。
02:40
胃胀气吃什么药
胃胀气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中医认为胀气主要是脾胃的运化功能降低,体内气机流通不通畅所致,所以治疗时要用一些疏通气机、疏通胃气的药,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四磨汤、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等;另一方面,胃胀气的患者多表现为爱生闷气,因此要劝患者心胸豁达、多活动,多活动有助于人体整体的气血疏通,胀气也容易改善;胃胀的患者会出现打嗝嗳气,适当的打嗝、向外排气对身体、脾胃的功能有帮助。治疗本病,不能就病论病,要找出病根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