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失血输血指征

发布时间:2019-07-0657745次浏览

急性失血患者是否输血要根据输血指征判断。外伤或者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失血的容量超过20%,一般都需要输血。如果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先要输液,然后根据情况输血。内科疾病引起的大出血,首先要止血和治疗原发病,然后确定是否输血。

急性失血是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比如外伤导致的失血,或者是手术导致的大出血等等。出现这种情况,是否需要输血治疗,还要根据具体的失血情况来判断。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各种情况导致的急性失血后的输血指征吧。
  1、外伤或手术均可引起急性失血,而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即使有输血指征,也不一定要输全血。正常人的血容量约为75ml/kg,急性失血达血容量的20%以上就会出现早期休克症状,若短期内失血超过血容量的40%,上述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无尿、嗜睡,甚至昏迷;如继续失血,有心脏停搏的危险,对生命构成威胁。急性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30%往往需要输血,部分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明确输血指症,有利于及时输血治疗,以免不知道情况导致更严重的结果出现,这些指征需要了解,同时更需要医生的判断和治疗。
  2、失血性休克时不但血容量锐减,而且由于组织间液分别向血管内和细胞内转移,组织间液容量也显着减少,此时首先需补充晶体盐溶液。根据输液效果估计失血量和判断有无进行性出血,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措施。大量失血后,扩容治疗有利于恢复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然后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输血治疗,特别是有明显贫血症状的患者,一般需要输注红细胞,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才能纠正组织缺氧。
  3、内科疾病引起急性大出血一般也要根据输血指症进行输血。首先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积极止血的基础上考虑输血治疗,在扩容的基础上输血治疗。结合患者失血量及贫血的临床表现,确定是否输血以及输血的量和输血速度,然后选择合适的办法输血。

相关推荐

血象高会有哪些危害
血象在临床上指血常规。血常规里最常见的最关键的几个检测指标就是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如果其中一项或者多项升高,特别是持续进行性的升高,一定要警惕有没有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长期升高,常见的还是一些骨髓增殖性的肿瘤以及一些急慢性白血病;血红蛋白长期升高,除了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外,在高原居住的人群中,也可以见到血红蛋白长期生理性的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也是更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病人。所以出现血象升高以后,建议大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根据血常规的具体情况确定升高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0:48

2021-12-30

65469次收听

血清铁正常值是多大
血清铁的正常值,成年男性是11~30μmol/L,女性是9~27μmol/L。不同的年龄阶段,血清铁也有比较大的波动。比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具有一定的差距。一般血清铁的降低更常见于铁缺乏,比如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这时候补充含铁的药物或者是食物,多数血清铁能迅速的恢复到正常范围。而血清铁升高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铁过载情况,在一些感染性的疾病,长期慢性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包括一些使用含铁的药物引起的铁过载,反复的输注红细胞引起的铁过载,都能引起血清铁的升高。发现血清铁升高以后,临床上要做一些鉴别,找到引起血清铁升高的原因。在一部分病人铁过载比较重引起了贫血,引起了脏器功能损害,必要时候还要进行去铁治疗。
语音时长 00:59

2021-12-30

81980次收听

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参与凝血止血的过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如果升高可能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高凝状态的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败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期,都可能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二,各种炎症、脓毒血症、感染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此时也会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慢性升高。第四,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以后的反应。第五,外伤、烧伤以后,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会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现象。第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的病因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些人虽然血浆纤维蛋白偏高,但是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但是有些情况下原发病会造成一系列症状,如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就会有胸前压榨性疼痛、甚至出现晕厥、血压下降等表现;脑血栓引起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会有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甚至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6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可能有纤维蛋白原增高的趋势,这是造成一些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2:42

2021-12-30

87095次收听

引起血小板低原因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第一,药物因素的影响,如流感病毒感染以后病人发热,有些人用了消炎止痛药物、退烧药物氨基比林,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这属于少见的药物副作用。第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于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后导致数量明显减少。第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都会明显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有关系,骨髓造血异常的情况下,巨核细胞不能正常的生产血小板了,所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且可能出现不成熟的巨大血小板的情况。第四,白血病,也称为血癌,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所以红细胞、血小板数量都会明显减少,但是白细胞增多。第五,环境刺激因素或者说有毒物质造成的,如苯、甲醛、二甲苯、环磷酰胺等长期作用下,造成骨髓内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过程受阻,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就会减少,血小板形态异常。第六,一些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97973次收听

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如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淋巴细胞绝对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此时淋巴细胞绝对值会明显下降。慢粒型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也会相对下降。第二,免疫细胞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淋巴细胞,所以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也会下降,尤其是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第三,严重的细菌感染,会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此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会显著升高。第四,使用一些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都可能影响骨髓造血,骨髓抑制状态下,进行血常规检查也会有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的情况。第五,放射线的损伤也可能造成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特别是因为疾病要进行放射治疗的人群,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另外一些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久而久之也可能有淋巴细胞的计数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时,建议去医院血液科就诊,医生根据既往史、临床症状、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来寻找病因,如做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基因核型检查等。
语音时长 02:33

2021-12-30

82070次收听

02:34
总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
总蛋白的正常值参考值范围是60-80g/L,如果检查结果总蛋白定量超过80g/L就是总蛋白偏高。总蛋白主要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其中球蛋白是在免疫细胞中的合成,主要是B淋巴细胞内合成,是衡量免疫功能高低的标志。而白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能够反映肝脏的健康状态,一些肝脏疾病造成肝功能损伤是,白蛋白的合成会下降,此时白球比会倒置。总蛋白升高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血清水分减少后血液浓缩,造成总蛋白相对偏高,因为血容量下降,单位容积的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多见于一些导致脱水的状态,如病毒感染造成高热的病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后病人,大量呕吐或者腹泻的病人,如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食物中毒等情况。第二,球蛋白升高的疾病造成总蛋白量升高。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会造成球蛋白的明显升高;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的疾病,也会伴有球蛋白的升高,从而导致血清总蛋白水平偏高。此外如果有病毒、细菌急性感染,B淋巴细胞分泌的球蛋白也是增高的,此时还有超敏C反应蛋白等急性相蛋白升高,所以总蛋白量也会升高。
02:35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的征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周血细胞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75%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偏高并没有临床诊断意义,如果明显偏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第一,感染性疾病,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如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血常规检查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的明显升高。第二,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三,在应激创伤、重大手术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此外妊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生理性增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01:47
血液分析五分类查什么
血液分析五分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血常规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五类检查。白细胞分五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还有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引起。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的感染,或者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嗜酸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过敏性的皮炎、鼻炎、哮喘、寄生虫也可以引起。嗜碱细胞比值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多见于一些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02:58
查凝血功能要空腹吗
一般情况下,查凝血功能是不需要空腹的。进食以后,对化验结果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是采用特殊的抗凝剂,来做凝血指标的检测。查凝血功能是把抽出来的血,放到试管中观察到血液从液体状态凝固成固体状态以后,一般所需的时间是4-12分钟。进食以后,对凝血时间测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检测的这几个指标来讲,PT的时间一般的正常是12S-14S,APTT一般的上限是在36S附近。最常用的是用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凝血途径。轻度的变化,只是反映着凝血指标有轻度的异常,不用特别紧张。
02:52
成人白细胞高有危险吗
成人白细胞升高危险程度实际上是跟白细胞数量是相关的,高到一定程度就是有危险的,成人的白细胞数量的正常值是4到10×10^9/L,高于10×10^9/L的时候就是高白细胞血症。当白细胞大于50×10^9/L的时候,就是比较高的白细胞了。白细胞淤滞就会造成血栓方面的风险,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达到了50×10^9/L时候,这方面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值超过了20,甚至是超过50×10^9/L的时候,比较大的可能性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是类白血病反应。
一个月献两次血浆有害吗
献血浆是一种公益行为,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一般献血浆一个月最多可进行两次,这种情况下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危害,但如果间隔时间过短,则可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控制好献血浆的次数。
儿童白细胞正常值
儿童白细胞正常值主要用于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和炎症感染等疾病的筛查。
血液化验单怎么看
通过观察血常规中的参数,例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各种分类,可初步判断机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判断人体健康状况。血色素是判断贫血的指标,根据血色素的数量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低度、极低度。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验血报告单中主要有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几项,白细胞的数值高低是判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指标,血红蛋白数值高低是判断是否贫血的指标,血小板数值高低是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有病理性因素也有生理性因素。病理性比如血液型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黄疸导致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饮酒等也会导致总胆红素偏高。一般调节生活方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