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知柏地黄丸饭前还是饭后吃

发布时间:2019-08-1470098次浏览

患者在服用知柏地黄丸的时候,最好是在饭前进行服用。但是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在饭后服用,减少知柏地黄丸对肠胃的刺激。另外,一些健康人群、肾阳虚以及脾胃虚弱的患者,尽量少服用知柏地黄丸。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一些药物适合在饭前服用,而部分的药物则适合在饭后服用。因为药物的药性不一样,并且在进入到肠胃以后,所发挥的作用时间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服用药物时间,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那么知柏地黄丸饭前还是饭后吃呢?
  一、知柏地黄丸饭前还是饭后吃
  患者在服用知柏地黄丸的时候,最好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服用,才能够让药效更好地得到发挥。一般来说,知柏地黄丸能够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最好是在饭前进行服用。一些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在饭后进行服用。否则知柏地黄丸很容易对肠胃进行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另外患者也可以在早上吃饭的时候服用,在晚饭前服用也可以,但是需要保持肠胃的正常,注意食疗以及饮食搭配。
  二、服用知柏地黄丸的注意事项
  1、健康人群:虽然知柏地黄丸能够起到调节火气的作用,但是健康人群没有出现肾虚的情况,则不适宜长期服用知柏地黄丸来进行补充治疗。因为知柏地黄丸并不是保健品,健康人群长期服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2、阳虚者不宜服用:并不是所有肾虚的患者都适合服用知柏地黄丸。肾虚一般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肾阳虚,一方面是肾阴虚。而肾阳虚的患者不适宜服用知柏地黄丸。患者的脸色偏白,并且体质比较弱,喜欢夏天并且怕冷,所以这样的人不适合服用知柏地黄丸进行滋补。肾阳虚患者常常服用此类药物,则会导致疾病恶化,肾阳虚的患者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3、脾胃不全者:虽然是肾阴虚,但是脾胃健康不好的患者也要少服用此类药物。因为药物对肠胃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常吃了药物不能够吸收,则会导致药物在肠道当中不能排出,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相关推荐

感觉累乏力没精神想睡觉是什么情况
这是一个非常不特异的症状,在一些生理情况下可以发现,比如说,前一天有一些紧张焦虑的事情,睡眠不好、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反复的多梦、早醒或者是夜间出现了一些器质性的问题,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出现了夜间低氧的情况,这个时候第二天就会感觉累和乏力,没有精神。当然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这种嗜睡的表现,脑部的特殊的位置脑供血不足,可以引起嗜睡的情况。发烧、感染在没有表现为咳嗽、咳痰,或者是泌尿系感染的尿频、尿急的时候,也可以有这种疲乏困倦的感觉。在心脏疾病,比如心功能不全,或者一些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蛋白血症、血脂的过高,或者是血糖的过高、过低,血压的减低或者是慢性失血的情况,贫血都可以导致疲乏、没精神、想睡觉,如果这些情况通过自我的一个心态的调整,睡眠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的改善,考虑是精神心理上的因素更多。如果通过调整,这些情况进行性加重,或者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这个时候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就诊,进行一个全面的筛查,来明确有没有一些常见的病因,临床上见到这样一个病例,他前一天值了夜班,第二天觉得乏力、没有精神,本来是以为他没有睡好,但是给他进行了一些很常规的检查,比如心电图,提示心率是100次略快,体温有一个下降35.9℃,这个病人还有一些心慌乏力的症状,最后看到血色素,血常规的血色素提示明显的下降,再一问这个病人有黑便的情况,所以贫血也一定要考虑这些情况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27

2021-07-09

70530次收听

02:49
身体突然冷得剧烈发抖是怎么回事
身体突然冷的剧烈发抖的常见原因,可能跟情绪的剧烈变化有关系。突然的暴怒可能会出现身体的阳气循环不畅,阳气不能在身体周游散开,阳气达不到的地方那就会怕冷。同时因为生气以后身体就会发抖,这也是气机郁滞的表现。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阳气突然循环不畅的表现,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细菌感染性的疾病,在出现高烧之前往往出现寒颤。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疟疾,也会出现全身的发冷、寒颤。在我国疟疾这种疾病已经很少见了,尤其是在北方疟疾更很少见。
邪气在身上有什么反应
不同的邪气入侵身体所引起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风邪的反应主要是发热和恶寒,可有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寒邪入体的主要症状是恶寒重而发热轻,暑邪的反应主要是燥热、乏力及出汗。湿邪的反应包括外感湿邪和湿浊内阻肠胃的反应。
新生儿喂养间隔时间是多久
新生儿具体的喂养时间间隔应根据喂养方式而定。如果选择母乳喂养,每次喂奶时间应间隔两个小时左右。如果选择牛奶喂养,间隔时间应保持在三个小小时左右为宜。准妈妈在给新生儿喂奶时,也要掌握好一些基本的常识,喂奶时最好是将宝宝叫醒,另外也要注意让宝宝吃饱。
补气血的中药
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医学家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红枣,红枣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良好的调养作用。当归,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桂圆益心脾、补气血。对气虚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有疗效。如果是心脾气血双亏,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可以用桂圆和红枣一起熬粥来补益。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14

57455次收听

盗汗吃什么药
盗汗可以吃当归的药物。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虚证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根据主要证型辨证论治。阴虚火旺:治法:滋阴降火。方药:当归六黄汤。方中用当归,生、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4

62085次收听

脸上长痘痘怎么调理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少吃脂肪和糖类食品,少吃油炸食品以及葱、蒜、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这些都是必须要注意的。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够拥有更好的肌肤。每天都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熬夜,多喝水,保持愉悦的心情。只有保证好良好的作息习惯,才不会导致内分泌的失调,从而引起反复的脸上长痘痘。所以说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建议每天晚上11点钟之前必须入睡。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62748次收听

02:17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区别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都不同:第一,临床表现,临床常见是脾气虚的患者,病人可能表现为脾胃的虚弱,没有食欲,肚子胀、消化不良、乏力、困重、无精打采等,同时会有一些脾气不足的浮肿的表现,甚至还会有溏便。脾阳虚比脾气虚严重,因为气虚发展到阳虚有一个程度的改变,脾阳虚的患者一般会生寒,病人会觉得脾胃有寒气,大便总是不成形,甚至是水样便,或者是天不亮就要去上厕所。第二,治疗,脾阳虚的病人病情相对比较严重,临床不仅要补脾气,还要加一些振奋脾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
中药退烧方子
退烧通常指退热。一般情况下,中药退热的方子包括小柴胡汤、白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具体分析如下: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当中含有丰富的皂甙、蔗糖、多糖等有效成分,主要是具有益气固表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同时可以补气养血,改善气血不足诱发的病症。另外,适当服用黄芪可以降脂降压,并能预防癌症的发展,还可以托疮生肌。
石斛是什么
石斛是可入药的兰科植物,是一味性微寒且味甘的中草药,所具有的滋补保健价值非常高,具体来说,主要有益胃生津、滋阴明目一类药物功效,同时可以降低血糖含量,对高血糖和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还能起到抑癌抗癌的作用。
02:20
穴位贴敷法能治疗哪些病
穴位贴敷疗法对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呼吸道系统类疾病治疗都有不错疗效。一、膏药也是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一种,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可以贴膏药。把药效集中在病痛部位,比内服药效果更快,治疗效果更好;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指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病症减轻或消失,尤其是呼吸道类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操作:最热三伏天时,用温热药材混合做成膏药,如白芥子、元胡、麝香,贴敷在后背腧穴上,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俞穴、心俞、膈俞。
气滞血瘀吃什么
气滞血瘀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气血不足,气的推动力量不够,血流速度慢,由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原料不够的气滞血瘀。还有一种情况,并无气血不足,仅是气的推动力量不足,造成正常血液的流速减慢,逐渐形成气血瘀滞的状态。如果针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气滞血瘀,主要是健脾益气、活血,可以用的药物就包括这种党参、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等。饮食方面,可用茉莉花茶、玫瑰花茶、陈皮山楂茶。如果病情程度较重,可以加一点红花,单纯的泡水喝药,血瘀的症状和气滞的症状改善难度比较大。可以用点比如陈皮、加山楂,加当归、赤芍这一类型的药物进行活血养血。
语音时长 01:59

2018-03-30

58823次收听

01:59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首先要明辨手足冷的原因,对于阳虚体质需要增强身体素质,通过补益脾肾的方法,强壮体内阳气;阳郁体质,需要调整情绪、缓解压力、适量运动,使阳气畅通;寒凝引起手足不温,需通过保暖温经散寒。此外还可采取温灸、中药泡洗的方法。
02:09
冬天脚冷怎么办
冬天脚冷分为两种,一种是寒性体质,由于寒邪入内引起的,只是脚冷。这类人应该是受了外寒,注意保暖就没有问题了。一种是阳虚寒凝型或是阳虚寒邪阻络型,调理办法一是睡觉前泡脚,另外就是用盐袋外敷八髎穴。八髎穴在会明显的改善脚冷同时有驱邪温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