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想要诊断骨质疏松,首先需要做实验室检查,比如说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查、甲状旁腺激素检查以及骨更新的标记物检查等,还需要做晨尿钙肌酐比值检查。诊断骨质疏松也可以做其他的辅助检查,比如说骨影像学检查以及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通常都是发生在其老年男性以及绝经后的妇女身上,严重的后果就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就是说在受到轻微创伤或者是日常活动中就会发生骨折,这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那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之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查
在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当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说发生了骨折,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有可能会增高,可以通过这一点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
2.甲状旁腺激素检查
甲状旁腺激素检查可以了解甲状旁腺的功能,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会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检查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症,部分血清血生化指标可以反映出骨转换的状态,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状态,这些生化指标主要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原胶原肽等,这些都是骨更新的标记物,有助于对骨质疏松这种疾病进行诊断。
4.晨尿钙/肌酐比值检查
晨尿钙/肌酐的正常比值是0.13±0.01,如果说尿钙排量过多,那么这个比值就会增高,这个时候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的可能性。
二、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及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包括了骨影像学检查,简单来说就是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的病变,比如说椎间盘疾病和骨关节炎等。如果说骨质减少,在摄片时会发现骨透亮度明显增加,骨小梁减少以及其间隙增宽,骨结构比较模糊,不过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够观察到。
2.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实际上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任何部位的骨密度能够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则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率。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为什么骨质疏松
- 2 骨质疏松是怎样形成的
- 3 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引起的
- 4 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
- 5 骨质疏松有哪些特点?
- 6 骨质疏松有什么特点?
- 7 什么是骨质疏松
- 8 怎样防止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