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1062816次浏览
低血糖患者在病发时由于头晕、意识丧失,易发生意外伤害。长期低血糖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错乱、昏迷,还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应引起重视。
一、造成意外伤害
低血糖易致头晕、意识丧失、晕厥等症状,易导致跌倒,从而引起头部外伤、骨折等意外伤害,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二、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长期低血糖可影响脑组织的代谢活动,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抽搐、精神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若长期、反复发生,可造成智力下降、痴呆,严重时可变成植物人。
三、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等症状,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变高。尤其是老年人,若发生低血糖,易出现心绞痛、脑中风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02:47
一饿就浑身发抖无力怎么回事
一饿就浑身发抖、无力,通常来说是低血糖的表现。通常来说正常的血糖指的是空腹3.9mmol/L-6.1mmol/L,就是停止饮食8-12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为这个值,餐后血糖一般来说是3.9mmol/L-7.8mmol/L之间。临床上来说,一般低于3.9mmol/L以下考虑为低血糖,明确诊断低血糖症一般是2.8mmol/L。很多的病人当血糖下降以后,则会出现浑身发抖、无力,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就是患者描述的叫出冷汗等情况,实际上可以考虑为低血糖的表现。
孕期血糖低怎么办
孕期血糖低有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因此,孕期血糖低的孕妇要注意调整好饮食,注意饮食的均衡,同时应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孕妇在外出时还可以带一些零食,帮助迅速提升血糖值。
提高血糖怎么治疗
血糖上升如果没有好好控制就会危害身体健康,想要让血糖高的问题得到解决就要注意适当进行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医生要求使用药物,做好血糖监测,还应该注意做好饮食调节,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餐后血糖低是什么原因
餐后血糖低是由于药物性低血糖、饮食不足和餐后运动强度过大、反应性低血糖等。1.药物性低血糖:临床上因降糖药物剂量过大,或与饮食不匹配,或同时应用增强降糖药物降血糖作用的其他药物,可能导致餐后血糖明显降低。2.饮食不足和餐后运动强度过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两项重要的基础措施,严格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和减少降糖药物,但是如果饮食不足和餐后运动强度过大,在常规应用降糖药时患者也可能出现餐后血糖较低,甚至低血糖反应。3.反应性低血糖:与胰岛素分泌过多和高峰延迟有关,在正常情况时,人进食后血糖会升高,大约30~60分钟血糖达到高峰后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也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随后下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什么是功能性低血糖
功能性的低血糖是由于进食后β细胞受刺激后,不适当地分泌胰岛素过多,而引起的一过性的血糖的下降,临床上没有找到器质性病变的直接证据,或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低血糖,叫功能性低血糖。一定要除去器质性的病变后,才能诊断是功能性的低血糖。功能性低血糖其实是进餐后出现一些低血糖症状,但血糖并没有低于二点八毫摩尔每升。平时的低血糖症指的是血糖低于二点八毫摩尔每升,所以功能性低血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血糖症,只是有低血糖症状,比如出冷汗、心慌。这些往往不是器质性的,比如胰岛B细胞瘤,其实很多是跟精神因素有关系。经常发生功能性低血糖患者,往往有一些神经官能症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敏感,比较多疑,总是觉得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其实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病变的,尤其更年期的妇女可能会更多一点。主要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不要总是想着自己身体上有什么病,过于焦虑,如果能够改善自己的心情是会好转的。最后饮食也注意,不要吃含糖量特别高的东西,多吃点蛋白质、纤维比较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发作。
血糖低的原因及危害
血糖低可能是空腹低血糖与餐后低血糖以及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等原因,会导致一些升血糖激素增加,引起血糖的波动,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还会刺激心血管系统,引起心律失常,诱发心梗或者是脑梗,另外还会导致发作性低血糖等危害。低血糖出现于早餐之前,可能是胰岛素或者胰岛素样物质过多,比如说胰岛素瘤,或者胰腺外的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减退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等,一些严重的肝病,心衰伴肝淤血,以及半乳糖血症,糖原合成酶缺乏症状等原因,另外长期的腹泻,长期饥饿,过度饮酒以及肾功能衰竭,严重营养不良也会引起空腹低血糖。餐后低血糖,一般是功能性的低血糖。没有明显的原因还有就是二型糖尿病的早期,出现餐前低血糖。糖尿病病人用量不合适,用量过大也可以引起低血糖。低血糖发作的时候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人格的变性,甚至精神失常,痴呆,如果昏迷过久可以引起死亡。
血糖低会有什么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有哪些
低血糖最典型的症状是饥饿、心慌、出汗。但也会伴有很多其症状,比如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一系列症状,以及脑部症状,再就是中枢神经引起情绪变化等。低血糖常见症状是有三大典型症状,饥饿、心慌、出汗。但详细来讲,低血糖是对交感神经以及中枢神经会造成影响,比如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引起激动不安、饥饿、软弱、出汗、心动过速,包括血压的升高一过性的黑朦,严重时意识障碍、昏迷等,轻微的血糖降低,或血糖缓慢的下降。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脑部的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大脑皮层和旋转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焦虑、激怒、嗜睡、注意力涣散。也有些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低血糖的主要症状,精神异常、情绪变化,奇异行为、共济失调等都是低血糖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因此很多患者低血糖时,并不一定表现为饥饿、心慌出汗,而是以中枢神经的症状为主,比如癫痫的发作,其实在急诊很多的病例都是以癫痫就诊,最后发现是低血糖所导致。有一部分低血糖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晕不适,对于糖尿病患者,往往提示重视低血糖的发生,对于普通的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的饥饿、心慌、出汗,甚至是情绪的变化时,也要注意低血糖的可能性。
低血糖昏迷急救怎么治
如果低血糖出现的昏迷的情况,首先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意摇晃患者的身体,还应该及时的补充糖分,建议可以喝糖水或白开水。如果低血糖昏迷的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或使用胰升糖素。
01:42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应用
根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不同,将食物分为低GI食物、中等GI食物、高GI食物三个等级。GI值在75以上时,该食物被认为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平时尽量不选择或者少选高GI食物,但如果出现低血糖,可以食用高GI食物,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治疗低血糖。GI值在55到75之间的时候,该食物为中等升糖指数食物。若GI值是55以下时,该食物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低GI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吸收低,葡萄糖释放缓慢。故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中等和低GI食物,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调控病情。
02:48
低血糖怎么办
如意识清楚,可立刻口服含15到2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若症状严重或采取措施后不缓解,要及时到医院救治。一、症状较轻,如意识清楚,可立刻口服含15到2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既可迅速升高血糖,又能避免血糖升太高。比如6到7颗的葡萄糖片,150毫升左右温水冲服一勺白砂糖,200毫升左右的纯果汁,4到6颗的软糖或15克蜂蜜等。补糖15分钟后,监测一次血糖,若血糖低于3点9,需再次口服15克的葡萄糖,如果血糖高于3点9,但离下次进食时间较久,还需吃一些含淀粉或蛋白质类的食物,如奶或鸡蛋,避免出现反复低血糖。二、若症状严重或采取措施后不缓解,要及时到医院救治,不可放任不管。
01:59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低血糖会有心悸、饥饿感、出冷汗等等严重的会造成大脑的损伤。首先会引起临床表现,患者会有心悸、饥饿感、出冷汗等等。这些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不适的体验,甚至患者会有一种濒死感。其次,低血糖一旦发生,患者对于治疗方案依从性会减低,从而影响之后治疗效果。此外,低血糖会造成大脑的损伤。脑细胞的能量的供应靠葡萄糖,而且只有葡萄糖,所以,一旦出现低血糖,脑细胞的能量来源就会中断,特别是出现长时间的低血糖后,能量的中断会造成脑细胞的死亡。即使恢复了生命体征,但是脑细胞是无法恢复的,患者可能会长期处于植物人的状态。
01:31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可以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手脚颤抖、没劲、没精神的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是最大的危害;第二,低血糖最大的危害是低血糖可以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如果低血糖,心脏就跳得快,心脏跳快以后心肌耗氧量就升高,就可以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可以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低血糖以后如果低血糖时间维持比较长,两到三小时昏迷以后都不缓解,就会出现脑水肿,脑水肿出现脑细胞不可逆的改变,出现痴呆、昏迷或者晕厥不醒的情况,这才是低血糖最大的危害。
低血糖晕倒自己会醒吗
发生了低血糖的现象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尤其是身边的家属或者亲人一定要尽早的帮助患者,必要的话可以去医院就诊,低血糖晕倒的话一般是有一定几率自己清醒的对于这类患者建议要及时的补充糖分,平时更是要注意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工作,这样才能缓解低血糖对于自身的伤害。
血糖经常低?千万别大意
血糖总低也不是好事,血糖低并不能说明糖尿病离你很远,恰恰相反,它也可能正预示着你已经步入糖尿病前期的行列。最近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患者,近两个月来常常会出现心悸、手抖、大汗、疲乏无力、饥饿感等低血糖表现,吃点东西会好点。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低血糖症状
- 2 低血糖症状及怎么处理
- 3 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 4 什么是低血糖症
- 5 什么是低血糖症状
- 6 什么叫低血糖症
- 7 低血糖症是什么
- 8 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