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疾病“补与不补”
男科疾病往往涉及补法,很多患者认为补的“越大越好”,可事实并非如此,今天就谈谈补法的应用。根据补益药物的性味,补法分为:
1.平补:是指性味以甘平为主,不寒不热,不腻不燥,补性平和缓慢的药物,可供普通人或慢性病人长期服用,一般不容易出现补之不当的偏差。如山药、薏苡仁、芡实、莲子、芝麻、银耳、茯苓、百合等药。
2.温补:是指性味温热的药物,用于虚证兼有寒象或阳虚证。一般不适合燥火体质或热性病。比如黄芪、人参、党参、熟地、当归、大枣、龙眼肉、鹿茸、肉苁蓉、羊肉、狗肉等。代表方剂如八珍汤、十全大补汤、附子理中汤、当归羊肉汤等,也有人将其归属于补阳法。
3.凉补:也称清补,是指补而不滋腻,性味甘寒的药物,具有一定清热功能,适用于虚证兼有热象或阴虚内热的病情,所谓虚不受补的患者。阳虚者不宜应用。常用有生地、白芍、元参、天冬、麦冬、百合、沙参等,也有人将其归属于补阴法。
4.峻补:是指性味较热,补益作用峻急、疗效迅速的补药。主要用于元气暴脱、亡阳、亡阴的证候,如虚脱、休克等病情。也用于素质较好、虚而受补的阳虚、气虚和气血两虚的较重患者。常用有人参、野山参、附子、鹿茸等。不宜久用,中病即止。
使用补虚药应该注意:
1、要防止不当补而误补。邪实而正不虚者,误用补虚药有“误补益疾”之弊。补虚药是以补虚扶弱为主要作用,其作用在于以其性之偏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倾向。不正当的依赖补虚药强身健体,可能破坏机体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导致新的病理变化。
2、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如不分气血,不别阴阳,不辨脏腑,不辨寒热,盲目使用补虚药,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而且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阴虚有热者误用温热的补阳药,会助热伤阴;阳虚有寒者误用寒凉的补阴药,会助寒伤阳。
3、补虚药用于扶正祛邪,不仅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而且应避免使用可能妨碍祛邪的补虚药,使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
4、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部分补虚药药性滋腻,不容易消化,过用或用于脾运不健者可能妨碍脾胃运化,应掌握好用药分寸,或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顾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