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为何是“起阳草”
随便翻开一本中医食疗类书籍,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说法:韭菜味甘辛、性温,补气壮阳,古称韭菜为“起阳草”,用于治疗肾气虚症......。问题是,古人为什么认为韭菜是“起阳草”?有人分析说,因为韭菜具有补气壮阳的作用,所以被称为起阳草,也有人说,因为韭菜是起阳草,所以具有补气壮阳的作用。这就有点互相论证的意思了。
直到前年冬末春初(3月),我坐车路过辽南某农村的一块韭菜地(不是蔬菜大棚啊),我才有点理解古人为何称韭菜为“起阳草”:其时天气尚寒,旷野一片黄土,寸草未生,只有这块韭菜地(不超过10平米)已经长出约2寸长短的、翠绿翠绿的韭菜。冷峻、荒芜、干枯的黄土地上,韭菜应春之天时,破土而出,“阳气”十足!
古人确定某物的药性或食性通常采用“类比相通”的方法,因为“万物同源,天人一体”,人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物性相宜、物类同感的共同规律。古人在选择药物、食物的过程中,经常奉行“同气相求”、“取类比象”的原则。古人习惯于把人和物相类比,期望物的某些特殊属性,可以通过互渗(类比相通)称为人的属性,以脏补脏、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以及炼丹长生都是此种“思维哲学”的产物。韭菜壮阳也与此同理。
这种“类比相通”方法有正确的时候,如人参、首乌、锁阳诸药皆具人形可治多种病症;吃猪血可以补血等,但也有错误的时候, 《本草纲目》中提到“鞋底下土”可治水土不服;百草霜(即灶底及烟炉中的墨烟)因其为“烟气结成”故可消化积滞;百花上的露水令人好颜色。清代陈修园的《女科要旨》中云,“凡物之多子者,久服亦令人多子。且菟丝子、车前子煮汁胶腻,极私人精,故能益精而聚精”。
那么,韭菜到底是不是起阳草呢?仅有“类比相通”是不足以服人的,因为类比相通有对有错。这个答案必须到实践中去找,即,是否有人——像那些食疗书籍中所宣传的那样——因为吃韭菜治好了阳痿或改善了肾功能?或者其他可以衡量“起阳”的指标。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去观察韭菜是否真的会“起阳”,大家只是把古人未必正确的说法传来传去,抄来抄去,不会有丝毫长进。
总之,韭菜是“起阳草”,只是辜枉说之,只能姑妄听之。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健康饮食呢
- 2 怎样饮食比较健康?
- 3 真正的健康饮食是怎样的?
- 4 每天怎样饮食更加健康呢
- 5 怎样饮食健康?
- 6 饮食决定健康吗?
- 7 怎么饮食比较健康
- 8 怎样饮食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