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有哪些
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形成机理的不同分为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分布异常等。
1.生成减少: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是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骨髓损伤也是血小板生成减低的常见原因。放疗、化疗以及接触某些毒性化合物均能导致骨髓巨核细胞的减少。病毒性肝炎和骨髓内肿瘤细胞的浸润亦能破坏血小板生成。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骨髓纤维化,也常引起血小板生成缺陷。此外,先天性缺陷及叶酸、铁等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2.破坏增加:血小板的破坏增加是血小板减少症中比较常见的原因。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又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种。非免疫性破坏主要由消耗增加引起,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脉管炎以及人工瓣膜置换术引起的机械性损伤等。免疫机制引起的原因主要有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和药物相关性抗体等原因。
3.分布异常:人体全身的血小板除分布在外周血中外,还有部分滞留在脾、肝等脏器内。如果某种原因引起血小板大量被截留在脾脏内,也可导致外周血小板计数下降,这种分布上的异常多因脾功能亢进伴脾肿大所导致。此外,体温过低也可导致血小板暂留于内脏。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病情恶化。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