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帕金森患者生活指导

发布时间:2020-11-2069450次浏览

治疗帕金森需要很长时间,生活中要注意一些事项,避免病情加重,下面几个生活指导可帮助帕金森患者做好康复事项。

做好患者护理工作

早期患者病情较轻,多进行户外锻炼。晚期症状严重患者要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患者家中布置要简单方便,避免意外发生。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要经常翻身拍背,做好清洁工作,防止肺部感染

穿衣注意事项

患者要多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事先把要穿的衣服放在身边,方便拿取;尽量避免穿带有纽扣的衣服,多穿有拉链衣服;选择方便脱换的鞋子。

洗澡时注意事项

浴室要多装上扶手,避免患者滑倒;浴室地面要防滑;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擦拭身体。

走路注意事项

多穿摩擦力大的鞋子,以免滑倒;可以选择手杖帮助维持身体平衡;步行时患者要尽量将脚抬高,跨大步伐向前迈,走路时两眼平视;患者转身时要避免原地转弯,应以弧形前进,身体跟着移动,缓慢转身。

坐时注意事项

避免给患者坐过软的沙发和椅子,要选择两侧有扶手的椅子,也可将椅子后方抬高,方便患者起立。
 

相关推荐

帕金森如何治疗最好
帕金森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的抖动,肌张力增高,面部表情减少,走路慌张步态,这种疾病早期还可以影响到嗅觉,到后期可以影响到情绪,出现焦虑,抑郁,也可以影响到记忆力,出现记忆力下降,也可以出现精神障碍,出现精神失常。帕金森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来说,当出现肢体抖动的时候,这种典型症状的时候,一般已经到了中期,早期就是当嗅觉减退的时候,如果能够发现,这时候治疗可能效果更好。帕金森病,目前来说发病原因还没有研究透彻,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药物来彻底的根治或者逆转的病程。目前临床的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常用的有美多芭,森福罗,还有一些其药物,通过药物的调节,可以改善病人这种肌张力去增高,肢体颤抖这种状态,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的帕金森病人通过精细化的调药,一般来说可以正常的生活,对晚期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加强照看,避免发生继发性的跌倒。
语音时长 02:15

2021-12-30

71122次收听

腿不自觉的抖动什么原因
腿不自觉的抖动要分几种情况。如果是年轻人,首先考虑有没有肝豆状核的变性,肝豆状核的变性可能会有铜蓝蛋白的升高。肝豆状核变性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最常见的可能是有一些帕金森症,帕金森症会出现全身肌肉,特别是上肢和下肢的一个不自觉的抖动。帕金森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药物。目前来讲,比较新兴的治疗方式包括脑电极的植入,通过脑电极的植入来缓解帕金森的抖动的现象。另外,腿不自觉抖动也可能是跟甲状腺功能的亢进等因素有关,以及局部的神经因素。
语音时长 02:07

2021-09-29

67881次收听

帕金森复发怎么办呢
说到帕金森,大家可能都会觉得一般的成功人士在老的时候都会发生帕金森疾病,而且一旦发生帕金森就好像是不能治愈的病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帕金森复发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帕金森发作如何治疗。
帕金森氏症会不会死
当人老了之后身体的各种防御系统和抵抗系统功能都会下降,这样就给了帕金森这种中老年疾病可趁之机,帕金森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因此老人对“帕金森氏症会不会死吗”这类问题较为关注,帕金森发作不会直接缩短寿命,希望老人可以意识到这一点。
中医经络介入缓解帕金森病
75岁高龄的戴爷爷,近2年来总发生无明显原因的左手抖动,如点钱或者拿着书刊时。有时下肢也抖动,面部发紧,流涎,走路时左腿拖拉,逐渐加重。曾到数家大医院就诊...
家人该怎么来预防帕金森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帕金森对患者的伤害很大,只有适当的进行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帕金森的发病率。对于帕金森预防很多人不知该如何做,那么,帕金森预防家人该怎么做呢?以下是专家教大家的几种好方法。1、对有帕金森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
帕金森有几种治疗方法
帕金森症状表现为肢体无力、持物不稳等,但是如果治疗及时,再配合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可以很快的控制住病情,为了帮助帕金森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专家为大家普及帕金森的治疗方法的知识,那么帕金森有几种治疗方法呢?
01:24
帕金森DBS术后还会复发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所有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都不是根治性的。手术相当于电子药物,通过电刺激,持续性的改善症状。手术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的效果较好,而对中轴症状,如姿势步态异常、吞咽困难等功能无明显改善。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由于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疾病,虽然病情进展,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起搏器的参数,可以持续性的改善症状。
帕金森病出现吞咽困难怎么办
帕金森病有很多症状表现,出现吞咽困难时应用鼻饲管进食,同时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帕金森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晚期会有认知障碍乃至痴呆、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吞咽困难等。为了维持吞咽障碍患者的基本营养及预防吸入性肺炎,出现严重吞咽困难时,及时应用鼻饲管进行鼻饲进食和相应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调节、营养需要等,并进行言语暗示,当食物在口中后患者闭唇、运动舌与吞咽。如果患者自行进食,冷食比热食要好,冷的食物可以促进舌较快的向后运动和诱发吞咽。在平时可进行一些吞咽功能治疗,包括仪器电刺激改善局部肌肉功能。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7

61315次收听

02:56
帕金森用什么药好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锥体外系慢性的变性病,常用的药物治疗是很有效的方法,但需要用什么药是要由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一般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有乙酰胆碱受体的药,多巴胺受体的药,单胺氧化酶受体的药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受体的药。那么在常用的情况下,对于早期的患者,临床上医生常会选用多巴胺受体的药,也就是要么我们补充多巴胺的不足,有使用左旋多巴类的制剂,要么就是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来进行治疗。随着病情的拉长,可能我们还会使用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乙酰胆碱受体的抑制剂,或者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的抑制剂,这样一些药物来进行相应的治疗。有的时候甚至还会用多种不同的药物来联合进行治疗。总体的原则是通过治疗使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也就是患者出现的动作僵硬,动作迟缓,震颤,这样一些症状都得到明显的缓解,同时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得到缓解,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药物,只要对患者有利的,都是好的药物。
帕金森能治好吗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延缓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只能是吃药,改善临床症状。帕金森病是不可能彻底治愈,只能是缓解他的症状的这么一个治疗。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变性的疾病,它是一个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变性的疾病。实际上目前的研究认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都已经开始逐渐得出现了一个减少,等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后,大概的多巴胺神经元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
语音时长 03:24

2019-06-12

54940次收听

01:33
帕金森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导致一个锥体外系的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导致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核心的症状是动作迟缓,有时部分患者是可以伴有震颤。震颤从一个肢体开始,呈N字形,在两年之内逐渐的进展到全身其他肢体,但是,有震颤的人不见得都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怎么治疗
帕金森病是因为大脑里面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使得大脑里的一些结构,比如黑质、纹状体,出现萎缩和退行性的改变,导致支配躯体运动的功能下降,萎缩的部分富含有多巴胺神经递质,所以临床的药物都是用来补足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治疗帕金森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可以给替代的产品,比如美多芭是治疗帕金森的一个最基石的药物;第二,还可以给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让多巴胺更好的发挥脑内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森福罗等等;第三,可以用一些减少多巴胺代谢的药物,比如COMT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等,都是治疗帕金森的有效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9

2019-06-12

51646次收听

01:42
帕金森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治疗帕金森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替代的产品,比如美多芭是治疗帕金森的最基石的药物;第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比如森福罗等等,可让多巴胺更好的发挥脑内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可以用一些减少多巴胺代谢的药物,比如COMT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等。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
02:11
帕金森病人在家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人在家需要注意穿着需要特别注意,进餐时,注意慢一点,用吸管喝水,积极预防感染,预防便秘,精神上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等。帕金森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很多。帕金森病人在家注意事项分为几个部分:1、穿着情况,一般选择容易穿脱的衣服,选择开襟在前面、不套头的衣服,尽量不穿系鞋带的鞋。2、进餐时由于肌肉不协调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慢食,在喝凉开水或果汁时要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3、预防感染,要注意及时的增减衣服,避免患者发烧、肺炎等情况,如果发生咳嗽或发烧,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症状的加重。4、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做主动的运动,同时饮食上要有足够的水。5、精神的支持,在照顾患者的同时要理解患者,多跟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