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结节病效果较好
摘要:76岁的王奶奶由于双腿红斑进行性加重前来就诊,经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结节病,经过一系列抗生素联合治疗以及自体杀伤细胞回输免疫治疗后,患者自述出院后暂未出现不适症状,双小腿皮疹基本已消退,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病灶基本消失。
【基本信息】女、76岁
【疾病类型】肺结核结节病
【就诊医院】泰州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2月
【治疗方案】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以及丙硫异烟胺五药联合进行抗结核治疗,自体杀伤细胞回输治疗
【治疗周期】入院1周,随访两周
【治疗效果】两周后患者经门诊随访,自述出院后暂未出现不适症状,双小腿皮疹基本已消退,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病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周日上午,王奶奶前来我科室就诊。根据王奶奶描述得知,大概从一个多月之前开始,王奶奶发现自己的双小腿屈侧无明显诱因出现暗红色零星斑块,无痛痒,于是未予未重视,后来斑块逐渐增多,无破溃、渗出、结痂,于是前来就诊。经询问得知王奶奶近期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短等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相关家族病史。体格检查发现王奶奶双小腿屈侧见散在暗红色斑块,触之质硬,CT检查发现王奶奶双肺可见多发小结节影,以双上肺分布为主,于是收入院进一步检查。
(CT:双肺可见多发小结节影)
(CT:结节以双上肺分布为主)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患者行小腿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皮下脂肪小叶及间隔可见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所组成的结核样结节,于是进一步化验检查发现PPD试验强阳性,T-Spot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再次行胸CT显示双肺斑点影,双肺支气管壁略厚,纵膈及双肺钙化灶,动脉硬化,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应考虑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属于肺结核结节病。行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显示少量支气管黏膜及纤维结缔组织慢性炎,支气管灌洗液刷片找到抗酸杆菌,于是确诊为肺结核。予患者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以及丙硫异烟胺五药联合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和失眠等症状,无法耐受。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即通过细胞单采获取富集的单个核细胞,分离淋巴细胞,应用细胞因子刺激诱导,经微生物体外培养,内毒素检测等证明细胞无感染,同时细胞数达标准后,收集细胞,隔天进行一个疗程的自体杀伤细胞回输治疗。出院后嘱患者口服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盐酸乙胺丁醇片联合维持抗结核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杀伤细胞治疗后,第一天体温为37.8℃,可能为杀伤细胞首次回输后的正常反应,次日即恢复正常。杀伤细胞治疗前,患者常腹痛且大便次数多,可能为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回输杀伤细胞治疗后该症状消失。治疗前患者食欲不振,失眠且盗汗,治疗后食欲和睡眠质量均改善,且体质量增加,第五天予患者出院,嘱患者口服药物联合维持抗结核治疗。两周后患者经门诊随访,自述出院后暂未出现不适症状,双小腿皮疹基本已消退,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病灶基本消失。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出院后的前3个月内建议每个月要尽量复查一次,随访期间若再次发生皮疹、盗汗、发热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检查,避免延误病情诊治,3个月后若病情稳定,可根据医嘱更改为每隔一年复查一次或自行监测病情。
2.患者出院后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忌擅自停用或更改药物的种类,也不能随意增减用药的剂量和频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3.患者治疗期间一定要清淡饮食,保证三餐规律,低油、低糖、低盐,不要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由于患者所患的是消耗性疾病,因此要相对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
五、个人感悟
结核结节是肺结核最为典型的病理表现,也是结节病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患者常以低热、乏力、盗汗为常见临床表现。
耐药结核病的散播是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治疗时间长,治愈困难,并有较高的病亡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
本文中的患者多次因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无法进行规范治疗,经过回输自体杀伤细胞后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证明自体免疫调节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肺结核是怎么样传播肺结核
- 2 肺结核为什么咳
- 3 肺结核怎么形成的
- 4 肺结核什么引起的
- 5 肺结核是有什么引起的吗
- 6 肺结核怎么引起的
- 7 肺结核什么引起
- 8 肺结核由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