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12-2460832次播放

视频内容:

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或者是胆汁酸盐不足而导致胆固醇的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和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密切相关性。
胆囊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会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属于腺瘤性的息肉,形成原因具体不明。腺瘤性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可以怀孕吗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像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使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对于女性患者来说,有的会问,胆囊息肉可以怀孕吗?此病不影响受孕。但怀孕期间若胆囊疼痛就得用药,若用药可能会影响胎儿。
怎样预防胆囊息肉在生活中
胆囊息肉困扰着很多患者,对于该病只有及时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那么胆囊息肉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1、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这些都属于胆囊息肉的预防。2
胆囊息肉的类型主要的两种
胆囊息肉属于内科疾病之一,而且人们把胆囊息肉的类型主要分成两种,然而对于这两种胆囊息肉的类型,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那么,胆囊息肉的类型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PLG患者合并胆囊炎、胆石症,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胆绞痛、发热等
胆囊息肉给患者带来都有哪些危害
大家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下水道堵塞起来,水就留不下去了,房间里面就会聚集很多的水。同样的道理,胆管里面如果存在息肉的话,胆汁就会留在胆囊内,就容易诱发细菌感染,而后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多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胆囊息肉会引发哪些危害吧!
胆囊息肉需有什么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如果不严重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地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肉,严重者甚至需要摘除整个胆囊。
怎么确定胆囊息肉的分期
胆囊息肉没有严格分级或分期,西医角度来讲,通过所长部位、形态、血流等,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若息肉比较靠近胆囊颈部,靠近胆囊管开口,偶尔形成胆囊管梗阻,如同结石样卡在开口部位诱发疼痛,此时往往需通过手术治疗。二、若息肉长得比较大,接近一厘米,或近段时间长速比较快,如几个月内迅速从3毫米长到9毫米,说明长比较快。若超过一厘米,胆囊息肉就进入到可能癌变的到时期,此时要积极治疗。若息肉出现宽基底,即胆囊壁局部有所增厚,或息肉B超上看有异常血流,这种情况下靠近癌前病变,要积极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20-05-15

61020次收听

胆囊息肉要怎么自愈
很多人都会提这个问题,胆囊息肉能否自愈,回答呢是不太可能,那么胆囊息肉,从他的分类我们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那么后两者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呢,腺瘤性息肉有发生潜在恶变的风险,所以呢,如果是影像学检查,怀疑为腺瘤性息肉其不可能自愈,而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胆固醇性的息肉往往是和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么对于肥胖人群,特别是经常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群,我们建议呢,要进行改善,包括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囊息肉的生长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语音时长 01:43

2020-02-21

66074次收听

患了胆囊息肉算是严重吗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查体的时候会发现胆囊息肉,那么由于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不具有癌变的风险,只是胆固醇在胆囊壁的结晶,因此呢,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并不严重,只需要控制饮食当中胆固醇的摄入,保证饮食结构合理,定期检查,注意维护胆囊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了。真正需要干预的或者是警惕的胆囊息肉,是指那些容易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往往为单发,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生长较快,附着的胆囊壁有可能会出现增厚,碰到这种情况的腺瘤性息肉;一旦达到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则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以减少其发生癌变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1

62979次收听

02:55
如何预防胆囊息肉
多数的胆囊息肉是没有症状的或者胆囊息肉表现出来的是一些慢性胆囊炎的不典型的轻微的症状,所以很多的胆囊息肉案例都是在健康体检做腹部B超的时候发现的,关于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胆囊息肉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要看息肉的大小,也要看息肉的数目多少,一般认为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的时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胆固醇性质的息肉主要是因为胆固醇成分在胆汁中过高,这有几种形成原因,比如病人的肝脏代谢不良,高脂高油高盐饮食的饮食习惯,导致高脂血症,会使胆固醇比例升高,形成胆固醇息肉。另外一种是胆囊上皮的良性增生造成的,也就是腺瘤性的息肉。只要息肉大于一公分,通常来讲就是有手术指征的,要及时治疗,否则发生胆囊癌和息肉恶变的几率会大大地增加。
02:50
胆囊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囊息肉的主要治疗办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把胆囊息肉进行一个区分,胆囊息肉直径在一厘米以下,是不需要做任何治疗的,只需要定期进行一个随访观察,包括半年左右做一次B超。而对于息肉直径大于一厘米的情况,还是需要尽早的进行一个外科手术的干预,也就是进行一个腹腔镜的一个胆囊切除,切除后的息肉一定要做病理的一个化验。对于术前明确怀疑已经有息肉恶变的情况,在手术当中送一个快速的冰冻病理,然后排除已经癌变的这种可能性,胆囊息肉一旦癌变,不止要切除胆囊,还要进行一个胆囊床的肝组织以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的一个清扫,来减少胆囊癌以后这种复发的一个概率。所以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来说,肯定还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它的药物,包括物理治疗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让胆囊息肉去消失,对于直径不到一公分的胆囊息肉,主要的治疗建议进行一个密切的随访观察,在观察中,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趋势。
02:24
胆囊切除后遗症
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切口疼痛,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呕吐,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出血,胆瘘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等,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技术以及采取术后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手术后远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腹胀,腹泻,一些隐痛等,很多患者由于饮食控制不佳,术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在手术后早期严格控制饮食当中的脂肪成分,对症使用利胆、补充消化酶,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以及定期检查,可以明显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的不适表现。
胆囊息肉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另外一定要早上要养成吃早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胆汁经过一晚上的代谢以后,在胆囊里是高度浓缩的状态,正常时间吃早餐以后整体会把浓缩的胆汁排到肠道里去,对胆囊内膜的刺激就会减少。胆囊息肉是常见胆囊的良性疾病之一,胆汁刺激胆囊内膜引起慢性炎症的刺激。这种息肉叫炎性息肉,也是胆囊息肉里面比较常见一种原因。为了预防这种息肉不断的长大,平时饮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首先要保持清淡饮食。生了胆囊息肉的患者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如说油炸的食物,年轻朋友喜欢油炸食物,再喝点冰啤酒等等,这些都会刺激胆囊息肉不断的生长。如果不吃早餐的这样高浓度的胆汁在胆囊里经过一夜的浓缩以后,对胆囊内膜的刺激就会加大,如果有胆囊息肉的时候刺激会促进胆囊息肉的继续长大,所以要按时按点的正常饮食,要尤其注意清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油煎油炸等这些食物,所以说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以后也能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或者是减缓的进展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58129次收听

胆囊息肉会恶化吗
胆囊息肉有恶化的倾向,但是否会恶化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真性息肉有恶变倾向,息肉逐渐增大,出现恶化的概率比较大,就要建议患者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胆固醇性的息肉,就谈不到恶变的问题。因为慢慢生长可能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形成结石。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07

60087次收听

02:15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原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固醇的结晶。胆固醇的结晶形成原因是胆汁里面胆固醇、胆酸和胆盐的比例失调,而出现沉积。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原因都能导致结晶形成。如某些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溶血性贫血等。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及西北地区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率相对较高。绝大多数引起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原因,还是和饮食有一定关系。
01:23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准备
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被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病人在门诊完成一些手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达医院,即可完成手术。有些医院,可能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有些医院可能需要病人留院观察一晚。但是,对于一些高龄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还需谨慎。因大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基础疾病。对于青壮年的病人而言,实际上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