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麦粒肿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19-05-3162257次收听

语音内容:

得了麦粒肿后,要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可以进行冷敷;口服药物,应用抗生素治疗。
得了麦粒肿,眼睛红、肿还不是特别明显,但会摸到眼睛有个硬结,眼睛疼得厉害,可以用冰块或凉毛巾敷一下眼睛,可能会使麦粒肿消散。细菌感染造成麦粒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抗菌素的眼药水,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滴眼液。对于比较严重的麦粒肿,比较广泛的炎症,还要口服抗生素,比如头孢霉素、阿奇霉素,来减轻、抵抗微生物的感染。
麦粒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冷敷已经不起作用。不能冷敷,要靠热敷来促进脓肿的形成,或促进炎症的及时消散。一旦形成了脓肿,在皮肤表面脓头,就像疖子或青春痘一样,表面形成了脓点。治疗是要切开引流,把脓头挑破,然后把里的脓放出。对于后期的麦粒肿,到一定阶段后形成了硬结,不能够单纯通过热敷或点药来解决,就需手术来把麦粒肿里的炎症组织去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眼皮内侧小白粒磨眼睛怎么办
眼皮内侧小白粒磨眼睛,医生一般将结石取出后会进行抗感染治疗。眼睑翻转过来之后,睑结膜这一面有这种白色颗粒,通常来说都是叫结膜结石。一般来说都是慢性结膜炎的一个长期的一个病理改变。慢性结膜炎经常会引起结膜下有一些代谢物质的潴留,潴留的代谢物质经过长期的一个脱水,有点类似这种脱水钙化的演变之后变成像结石一样的这种小颗粒医生把结石取出之后,这个粘膜表面其实是形成一个小创面的,然后后续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用一些抗菌素的眼药水和眼药膏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10

2021-12-30

75663次收听

02:41
瞳距会变吗
成年后的瞳距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颅骨也是发育的,小孩和成年之后的头颅的大小差别是很大的。颅骨在发育的过程中,两个眼眶的距离是增加的,眼球处在两个眼眶当中,相对应的瞳距也是增加的。一般来说成年之后,眼球的瞳距就相对固定不变了,但从儿童状态到青春期的阶段,发育过程中会有轻微的逐渐变大的演变过程的。成年后男性的瞳距一般在62mm左右,女性的在58mm左右,这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值。随着一些人的个体差异,有的瞳距会窄一些,有的瞳距会宽一些。
02:33
眼睛闭起来感觉有东西怎么回事
眼睛闭起来感觉有东西是结膜囊进了异物。有的时候是真的是有异物,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异物,是眼表的一些疾病引起结膜囊里有异物的这种感觉。可能是黏膜有增生或者睑结膜有瘢痕,睑结膜形成了结石等。这种情况下在闭眼睛的时候,结膜囊内的球结膜和睑结膜之间它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这种摩擦感。眼睛有异物感要及时就诊,如果是来自于结石需要把结石取出,如果因为黏膜的慢性的改变,要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治疗。如果是干涩要给一些人工泪液这种润滑眼表的药物。
孩子散瞳后几天能不能出门
散瞳是用药物把瞳孔放大,把睫状肌麻痹掉,其实这时候孩子是能看的,不是说散瞳以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是瞳孔放大以后会比较畏光,如果光线打进去特别多,尤其是晴朗的天气,出去以后,阳光照射特别强烈的话,孩子比较容易怕光,不爱睁眼睛,实际上不是不能出门,只要做好防护就可以了,如果散瞳以后要带孩子出去,如果是晴朗的天气的时候,要给孩子带好墨镜,戴好遮阳帽,对光线进行一定的遮挡和防护,小朋友还是可以出门的,如果小朋友要是做快散的话,就是要用药物弱一点的散瞳药,可能四五个小时,瞳孔就已经缩到正常了,不太影响出门,就是到医院里做完检查之后,戴上墨镜回到家里,可能瞳孔就已经回到正常了,不影响后续的生活。但是一些小孩,比如说7岁以下的小小孩,在做散瞳的时候是需要慢散,就一散的话,瞳孔强力的散瞳药,要三到三周之后才能够恢复,像这样的小朋友,在家里头灯光这些照射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小朋友,还不像大孩子能够控制自己,就是在散瞳后,家长一定要上心跟着,以免看不清楚出现磕磕碰碰的问题,孩子散瞳以后是可以出门的,只是要做好防护,对光线的防护,带好太阳镜、遮阳帽,小小孩的家长要上心跟着,千万不要出现磕碰的问题。
语音时长 02:12

2021-06-25

92945次收听

长期对着电脑怎么保护眼睛
长期对着电脑应注意调节好屏幕的亮度,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这样才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再就是减少用眼时间,面对电脑一个小时就要休息5~10分钟。除此之外,平时也可以多喝些菊花枸杞茶。
睫状体离断手术好做吗
如果在最初的时候就接受睫状体离断手术,相对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很快就能够控制病情,可是如果病情严重后还没有治疗,也就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甚至还可能会导致视力终生的消退,所以一旦发现病情比较严重时,就应该尽快的接受有效的治疗。
老有白色眼屎怎么回事
眼部的分泌物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眼屎,与不少眼科疾病关系密切。因此对于眼分泌物的观察,就可以做出诊断,这一点对新生儿、儿童、戴隐形眼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当眼睛发生某些疾病时,分泌物就会发生数量或者性状的改变。通常人们观察到分泌物明显增多的同时,还会感觉一系列不舒服,比如早晨起来睁眼困难,视物模糊,眼睛红,眼睛疼痛,烧灼感,一般这种情况是结膜炎,结膜炎又可以分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真菌性结膜炎,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对眼睛的影响不大,用消炎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加替沙星眼药水,一般白天用眼药水4~6次,晚上可以用一次眼药膏,不要热敷,注意休息,减少近距离操作,避免视疲劳。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04

60377次收听

聚乙烯醇滴眼液禁忌
对于这种聚乙烯醇滴眼液的药物,想要更好的治疗,是有很多的禁忌事项要注意的。比如说患者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和治好以后保存药物的时候,都要保证不能让药物感染。用完以后眼睛不舒服的也不能使用,而且用药的时候要摘除隐形眼镜,当然过敏的人也是不能用的。
聚乙烯醇滴眼液怎么用
我们如果碰到眼睛疲劳的时候,会有眼干眼涩的感觉出现,如果想要缓解眼干眼涩的感觉,可以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来进行缓解。聚乙烯醇滴眼液可以用来缓解眼睛干燥,眼睛发涩。其用法是把滴眼液滴到有问题的眼球上,使用滴眼液时要注意手部清洗,使用滴眼液后要注意闭上眼睛待十分钟左右。
角膜炎一般多长时间能好
角膜炎的愈合时间通常情况下都比较长,因为角膜上没有血管,它之所以保持角膜的透明性,就是因为角膜上没有任何血管,一旦有了血管,角膜就不透明了,因为没有血管,所以它的营养物质的输送比较差,抗微生物的各种免疫细胞比如白细胞的浸润时间就会比较长,消退时间也比较长,所以角膜炎的恢复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具体多长时间要根据角膜炎的病情和引起角膜炎的原因而定:第一,对一些干燥、暴露或者创伤引起的角膜炎,可能两三天就能长好;第二,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比如感染导致的角膜炎,时间就比较长;第三,对于细菌性角膜炎,如果细菌控制,角膜炎可以很快愈合;第四,对于病毒和真菌性角膜炎,病程非常长,对一些阿米巴的角膜炎,病程就更长,有的甚至能达到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左右角膜才能愈合。
语音时长 01:31

2019-05-31

60963次收听

干眼症可以治好吗
干眼症可以治好,但是多久能治好或治好的标准因人而异。对于一些程度比较轻的干眼症,比如因为使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导致的暂时性眼表炎症,引起了干眼症,泪液的分泌功能并没有受影响,泪液分泌功能正常。但眼表因为长期使用电脑或手机导致的眼表损伤,这时如果通过补充泪液,减轻眼表的炎症反应,修复角膜或结膜的损伤之后,干眼症可以治愈。但患者治愈之后,如果不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干眼症还会复发。长此以往就会引起眼表严重的炎症反应,泪液分泌下降,就有可能导致干眼不能治愈。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干眼症,比如泪腺或分泌泪液的结膜组织已经萎缩,或严重的炎症导致不能正常分泌泪液,这种干眼症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眼药水替代治疗来维持眼表的健康。
语音时长 01:36

2019-05-31

59714次收听

01:52
干眼症症状
干眼症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干涩感,尤其是早上起床后或者晚上睡觉前,会觉得眼睛涩,没有润滑。第二种感觉是异物感,就像眼睛里有沙子或者掉了睫毛的感觉。第三种感觉是针刺感,觉得眼睛像突然针扎一样。第四种感觉是烧灼感,觉得眼睛很热,火辣辣的。还有一些不是特别常见的症状,比如眼红、眼痒,甚至眼疼痛的感觉。有时候可能因为眼睛干,造成反射性泪液分泌过多,反而会有流泪的症状,泪液比较多。干眼症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轻者会有视力波动,重者会导致视力下降,影响视力。
01:28
全切双眼皮可以做几次
通常情况下,全切双眼皮做两次到三次,都没有太大问题,一般也不需要终身不停地去做双眼皮手术。因为双眼皮手术全切做一次就能够维持终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松弛以后,双眼皮上面的皮肤可以盖下来,把双眼皮盖住,形成内双一样的双眼皮,这时可以再做一次,去除多余的皮肤。对于一些双眼皮手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的爱美者,可能需要反复多次修改或者改型,具体需要多少次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一般来说,不主张反复的做手术,因为每做一次瘢痕就会严重一次,外观可能就会不如第一次做那么理想。
01: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简称为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糖尿病对全身中、小血管的损伤,当血管的损伤发生在眼部,尤其在眼底视网膜上产生时,就可以继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血管被糖尿病累及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血管内皮层、基质层病变,造成眼底出血、新生血管产生,以及继发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形成,引起典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通过眼底镜检查,或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确诊。
眼皮跳是怎么回事
眼皮跳可能是眼疲劳、倒睫、结膜炎等因素导致的,建议通过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的方式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