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国学之弱一直为大家抨击:中小学生写不太好小短文,中学生写不太好信件,高中学生写不出短文,在校大学生写不太好毕业论文。许多 人能熟练地用英文读写能力,却不明白古文。谈起西方国家的文学经典侃侃而谈,提到古典风格四大名著却一无所知。因此,一些有志之士陆续感慨“君子之风”越来越远。
令人高兴的是,近些年,学国学已经变成一股风潮,在中小学校园内、乃至幼稚园里都常常能听见朗读《论语》、《大学》的响声。有些人将这一状况称之为国学恢复。
国学的优点不容置辩,学精国学的好处也不容置疑。当初,在看中国香港的武侠片时,十分敬佩黄霑的才华。一首平平常常的歌曲怎能写下那般神韵绵长的歌曲歌词。如获至宝,单是读一读这些句子,内心都是有一种梦回唐朝的觉得。
却不知道,早在很多年以前,港台的小朋友就需要学习培训用文言文创作,就离不了“国学”的陶冶。既非这般,这种小孩长大后,又如何信笔写就“谁是英雄出吾辈,一入武林岁月催。王图霸业笑侃中,不敌世间一场醉”的迷人句子。
国学之热,早该为此,从传承文化、鼓励孩子文学素养的视角上看,大家发展早已迟了。幸亏为时未晚,关键是该如何该如何学精“国学”。
摇头摆尾、满嘴“之乎者也”的教学方式早已落伍;但求强记、囫囵吞枣的教给方法也不能担负起“国学”振兴的重担。所幸,大家意外惊喜地见到,绝大部分设立“国学”课程内容的院校沒有把它变为一种简单死板的方式,只是授予了它更时尚潮流的內容。
当再一次听见校园里这些娇嫩的响声朗读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大家的心逆着岁月追溯而上,好像见到几千年前,夫子教书育人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