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盘炎的出现,让很多女性特别烦恼,虽然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但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要明确感染途径,积极预防。
盆腔炎是如何引起的
1、外源性病原体:主要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
2、内源性病原体:来自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只有需氧菌或厌氧菌感染,但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较多。主要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的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盆腔炎原因
1、年龄:据资料显示,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年轻女性容易发生骨盘炎性疾病,与频繁活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粘液机械防御功能差有关。
2、性活动:骨盘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动期间的女性,特别是第一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频繁,性伴侣有性感。
3、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与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子宫腔内手术后感染: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子宫腔镜检查等,手术引起生殖道粘膜损伤、出血、坏死,下生殖道内源病原体上升感染。
5、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低收入群体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阴道冲洗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率高。
6、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7、骨盆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骨盆炎性疾病引起的骨盆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再次感染,急性发作。
盆腔炎感染途径
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的病原体沿宫颈黏膜、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蔓延至卵巢及腹腔,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葡萄球菌等,经常沿途扩散。
2、淋巴系统蔓延:病原体通过外阴、阴道、子宫颈和子宫创伤部淋巴管侵入骨盆结缔组织和内生殖器的其他部分,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放置子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的主要途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多沿途蔓延。
3、经血循环传播:病原体首先侵入人体其他系统,经血循环感染生殖器,是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4、直接蔓延:腹腔其他器官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官,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盆腔炎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宫颈口开放。如不注意卫生,可导致病菌上行性感染,引发盆腔炎。因此,要避免经期性生活、游泳、洗澡,不要使用不洁的卫生垫,防止骨盆感染。
2、注意性生活卫生:盆腔炎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的女性,尤其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繁,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因此,性生活前后要用清水清洗外阴部,远离性病病原体感染。
3、清洁阴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清水清洗外阴。不要用肥皂或各种护理液药水等洗外阴,以免影响阴部的自身防御机制。要做到专人专盆,不可用手掏洗阴道,更不建议用冲洗器来冲洗阴道,这样容易破坏阴道内的自身防御机制,引起菌群失调,导致感染。
4、手术前后预防:分娩、人工流产及上环等生殖道手术时,病原体可通过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创伤部侵入骨盆结缔组织和内生殖器其他部分,发生急性骨盆炎。因此,术前三天要避免性生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手术后阴道出血较多,禁止性生活,避免游泳、洗澡,直到身体恢复。正常月经干净后开始性生活,最好按照医生的指示应用抗生素。
5、急性骨盘炎完全治愈:急性骨盘炎未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骨盘炎。因此,应彻底治疗急性骨盘炎,按照医生的指示应用抗生素,配合中药制剂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不要过度劳累,以免症状恶化。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为治愈标准,经医生检查确定治愈后停药。
6、及时治疗阴道炎: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自行用药,更不要听信小广告宣传而去找庸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