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瘘分三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治疗
关键词: #肛门
关键词: #肛门
肛瘘一般指肛管直肠瘘,中国传统医学称为痔漏,是一种常见的肛病。肛瘘管是一种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是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所以常称为肛瘘,内口大多位于牙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整个瘘管壁由厚纤维组织构成,内复一层肉芽组织,长期不愈。肛瘘占肛肠病的发病率,国内统计为1.67%~2.6%,国外为8%~20%。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青壮年为主。婴幼儿的发病者也不少见,主要见男孩,女孩少见,男女比例为5:1。那么,肛门瘘应该怎样治疗呢?
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然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过程中,经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顺利难以愈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腔道周围有,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内外括约肌附近,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复发作。管道感染多为脓性感染,少为结核性。
1、肛肠周围脓肿破裂或切开多在肛门外,脓液从外口流出,但原发感染多在肛窦。肛窦则是继发感染的门户,反复感染,形成瘘道。
2、瘘管通常通过肛门括约肌之间,因为括约肌经常收缩和张开,压迫瘘管,影响脓液的排除,容易感染脓液,难以治愈。
3、直肠内有一定的压力,将直肠感染物质如粪便、气体,可经常不断地从内口进入瘘道,刺激腔壁,继发感染后由外口排出,也是造成瘘道的原因。
4、肛肠周围脓肿破裂后,脓液排出,脓腔逐渐缩小,外部破裂口和切口也缩小,腔壁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硬管壁,不能自然闭合。
5、瘘道弯曲、或有窦、分支,引流不通畅,脓液潴留,反复感染,造成瘘道不易愈合。
6、肛门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经常淤血,组织营养不良,影响愈合。
7、结核杆菌、放线菌等感染形成的脓肿、克隆氏病等难以自我治愈,形成特殊的肛门瘘。
肛门瘘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治疗
第一阶段:患者处于口腔不稳定期和感染初期,腹腔内感染严重,局部炎症浮肿,手术修补肠口失败,感染扩散的患者应禁食,胃肠减压,给予胃肠外营养纠正的一般情况
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处理,患者逐渐恢复,口引流或处理成为控制口,感染严重或继续扩散时,应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特别是全静脉营养是供给热量和氮源的必要手段。
第三阶段:经过1~2阶段处理,效果好的口愈合或稳定,肠瘘低对营养影响小,但口愈合不好时,应立即了解不愈合因素,常见原因:1、远端梗阻。2、瘘管的组织已上皮化。3、结肠粘膜与腹壁愈合,使瘘口呈唇状。4、口腔有异物。5、瘘口附近有脓肿引流不畅。6、有特殊感染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