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肌劳损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19-05-0649827次浏览

对于大家来说,腰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而如果在生活中稍微一个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腰肌劳损的出现,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会伴有着明显的腰部钝性疼痛,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行走,逐渐放射到下肢,引发下肢麻木等现象。

腰本身也就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应该特别的做好保护,相信很多人对于腰肌劳损还是比较熟悉的,腰肌劳损的出现可能会让我们日常的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而且也并非只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身上,那么腰肌劳损有哪些症状呢?
  一、腰痛
  腰肌劳损最明显的表现是腰痛,大多数腰肌劳损患者会感到持续的腰部钝性疼痛。仰卧时疼痛减轻,站立时疼痛加剧,一般来说是可以容忍的。腰部可以正常活动或缓慢行走,一般来说,很难忍受,需要卧床休息,如果腰椎肌肉拉伤情况严重,将影响生活和工作。这种情况称为腰椎痉挛性疼痛,因此,这是腰椎肌肉劳损的有害表现之一。
  二、下肢放射疼痛
  腰椎肌肉劳损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下肢放射痛,大多数腰肌劳损患者都有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就是因为这种轻微的疼痛的现象,导致大家在日常行走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明显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这种疼痛的现象也会逐渐的蔓延,甚至可能会蔓延到大腿部位。所以说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建议这类的人群一定要选择卧床休息,那么就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病情,不担心会出现更明显的影响。
  三、下肢麻木
  比较常见的症状是下肢麻木、间歇性寒战和跛行,下肢麻木大多伴有疼痛,少数腰肌劳损患者可以表现出单纯的麻木而无疼痛感,少数腰肌劳损患者自觉感觉下肢寒冷,这是由于脊髓管内交感神经纤维的刺激,所以说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应该尽快的接受治疗,否则就会导致个人的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关推荐

02:19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好
腰肌劳损可出现局部酸疼、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可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减少弯腰类的活动,并且可以通过佩戴腰围支具,避免加重症状;加强肌肉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如通过训练腰背肌,增加腰椎稳定性。局部也可以外贴膏药,如骨通贴膏,具有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另外,还可以酌情口服活血化瘀、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的药物对症止疼治疗,也可以做针灸、推拿和按摩理疗,这对缓解腰肌劳损也有很大帮助。同时,腰肌劳损患者也要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也要防止过度劳累。
得了腰肌劳损会死吗
腰肌劳损属于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这是一项不容易被患者所忽视的疾病类型,当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时,患者会感受到严重的腰部酸痛,尤其是在夜晚会使患者无法进行入眠,困扰患者的精神就会无法进行正常工作,那么,腰肌劳损有哪些危害?比如说:得了腰肌劳损会死吗?请看下文介绍:
腰肌劳损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对于现在社会当中有很多的疾病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尤其是对于腰肌劳损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关于腰肌劳损我们一定了解它的症状,那么对于腰肌劳损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引起腰肌劳损的病因有哪些?希望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究竟腰肌劳损存在遗传性吗
腰肌劳损是大家熟知的疾病,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可能就有得腰肌劳损的患者,这种患者腰部十分疼痛,不能正常行动,病情严重的患者必须要卧床治疗,需要家人的帮助才能活动,找出该病原因很重要,那么腰肌劳损存在遗传性吗?
男人得了腰肌劳损能活多长时间
得了腰肌劳损之后患者会感觉腰部很疼,这就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腰肌劳损早期治疗的效果好,患者主要以休息为主,还要注意的是患者应该在治疗的同时加强运动疗法,这样治疗的效果好,很多患者心态不好,担心腰肌劳损会要命,那么得了腰肌劳损能活多久呢?
腰肌劳损会不会影响寿命
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会出现疼痛,如果出现腰肌劳损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心情放松,能有效的缓解病情,有的患者很害怕这个病会影响寿命,那么腰肌劳损会不会影响寿命?想要知道这个问题就要了解这个病的危害,我们接下来就介绍一下。
腰肌劳损如何医治
腰肌劳损首先要改变日常生活方式。1、避免久坐以及长时间弯腰等,注意卧硬板床休息。2、可以采用非甾体的抗炎镇痛药物,同时注射类固醇激素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3、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局部的热敷、理疗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4、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活血、通络、止痛的中成药物应用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腰肌劳损一般情况下恢复相对比较良好。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背部肌肉及筋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改变。临床症状常常会引起腰背部的酸痛,胀痛不适。部分患者会呈刺痛或灼痛的表现,其一般在劳累时会明显的加重,休息后会明显的减轻。反复的腰肌劳损引起的慢性腰痛,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9

60082次收听

髂腰肌损伤应该如何治疗
髂腰肌损伤的治疗包括冷敷或者冰敷、卧床休息、用药物和锻炼肌肉。一、进行冷敷或者冰敷。冷敷的目的,一是减轻疼痛,二是防止重症进一步加剧。冰敷的时候,不要把冰块直接放到腹股沟处,用一层毛巾包上冰块放在腹沟处,不至于冰块太凉。二、休息。卧床休息,7到10天左右就不那么疼了,七天之后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三、用药物,比方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者外用的药,七天之内不建议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因为七天之内是肿胀的高发期,肿胀比较厉害的时候越活血化瘀越肿胀,七天之后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利于促进消肿。四、七天之后,慢慢锻炼肌肉力量,一定要循序渐进。
语音时长 01:18

2020-02-25

61188次收听

右后背疼痛是怎么回事
右后背疼痛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腰肌劳损,中年人长期保持一种劳动姿势引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的酸痛胀痛,休息后可缓解。在疼痛的区域可有固定的压痛点,在压痛点进行叩击疼痛,反而减轻。2、背部肌筋膜炎,肌肉和筋膜的慢性无菌性炎症。3、背部疾病主要有菱形肌炎,肩胛提肌炎,小关节紊乱症,四边孔综合征等疾病。4、外伤引起的肋骨骨折和肩胛骨骨折。5、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钩椎关节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性刺激症状。临床上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6、胆道系统疾病引发,如胆囊炎、胆结石,可以向右肩背放散,导致右侧肩背疼痛。7、肺部疾病,本身的胸腔内肺部病变可以导致后背疼痛。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49087次收听

腰肌劳损是怎么回事
腰肌劳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长期久坐、久站、弯腰持物或剧烈的腰部活动,导致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的炎症疾病,其主要表现是腰或腰骶部两边肌肉反复出现胀痛、酸痛。这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而出现,疼痛程度会随着劳累程度加大而明显,呈现出日重夜轻的特点,休息后可减轻。症状严重者会因为腰部疼剧烈,影响到躯体的正常活动。这个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程超过半年属于慢性病程。这个疾病可以采取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治疗,配合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必要时注射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药及镇痛药。对于有明显压痛点的患者,可以采用封闭疗法治疗。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11

51434次收听

02:12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需要做到及时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进行功能锻炼,做好日常保健,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首先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平时的自我保健,多加功能锻炼,配合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治疗;及时的功能锻炼和康复后保健。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后期的功能锻炼和康复保健也必不可少,可以使腰肌劳损得到恢复。
02:33
腰肌劳损平时怎么按摩
腰肌劳损按摩可采用揉,滚,推,压,捏等方法。一、患者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二、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三、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四、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五、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01:24
慢性腰肌劳损症状
通常情况下,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病人,其症状主要可以表现为慢性以及不典型的腰部的酸、困、乏以及疼痛的症状。并且,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部位,会相对比较广泛。患者疼痛的症状,可以出现在整个腰部居中的地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点,会比较多。患者可以感到腰部出现酸楚不舒服的症状,而且,疼痛的程度不厉害。患者总觉得腰肌有点问题,在休息的时候,患者疼痛不明显,但是在干活以及加班的时候,就又会疼;或者是在洗完澡、吹空调的时候,就又会发生疼痛;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且不能坚持弯腰工作,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中医怎么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治疗主要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解除肌肉痉挛、增加腰部肌肉力量为主,中医治疗方法有按摩、针灸、拔火罐、刮痧、走罐等。
语音时长 01:00

2018-04-26

66057次收听

01:49
腰肌劳损怎么锻炼
凡是能够增加腰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对腰肌劳损都是有用的。首先推荐踮脚跟动作,它能够同时锻炼膝盖和腰部的肌肉,并且非常的安全,不需要场地。其次,可以进一步尝试五点支撑,小燕飞等动作。户外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游泳等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