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凝血酶原活动度
凝血酶原活动度实际上是判断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能反映肝脏凝血功能好坏及肝脏储备功能好坏。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指标,正常活动度为75%~100%。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重要指标,在多项身体检查中都需要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这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可有效反映身体健康状况,但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凝血酶原活动度?
一、什么是凝血酶原活动度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可反映肝脏凝血功能好坏及肝脏储备功能好坏,与病情轻重程度密切相关。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之一,肝功能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便是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值为12~14秒,其正常活动度为75%~100%。如小于40%,可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
二、哪些疾病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
1.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通常需要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如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常提示肝细胞大片坏死,是暴发性肝炎先兆。
2.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也需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坏死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延长,且无法应用维生素k进行纠正,通常提示远期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3.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肝细胞有严重损害和大量坏死现象,凝血因子合成明显减少,肝脏严重损害会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纤溶亢进,使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通常在40%以下。重型肝炎早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就会有所改变,因此凝血酶原活动度可为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