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的疾病,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老年人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也将越来越多。
一、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
首先,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组织疾病,也是中年绝经后女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为:一种因骨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则强调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二、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
骨骼的骨量自出生之后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一般成人约在35岁时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而呈现中空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时,即可以明确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症。
另外,除了人体骨骼的自身代谢之外,还有很多危险因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如饮食结构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通常,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减低而加速骨量丢失,最终发生骨质疏松症。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
据2006年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也就是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每3人有2人将患有骨质疏松症。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
四、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
早期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发生了骨折后来就诊才知道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骨质疏松症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是手腕,髋部以及脊柱。由于骨质疏松骨折而带来的身体形态的改变如身高变矮,驼背等均是由于脊柱压缩性骨折而导致的。
在一些患者也可以没有明显的骨折发生,而具有明显的疼痛表现。以腰背部的疼痛为主。
五、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虽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慢性骨骼疾病,但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样重要。
骨密度检查(BMD)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以及了解疾病进展的方法。
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骨骼状态,预测未来骨折风险,并且了解用药后的疗效。
六、如何维持骨骼健康——生活方式与环境
1、适当的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强度,对骨骼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爬楼梯、网球、跳舞、太极等,均可强化骨骼系统,增强平衡能力,减少骨折发生机率。
2、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饮食和起居作息,避免烟酒与过度熬夜。
3、重视居家安全,避免跌倒。老年人或者是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重视居家环境安全,改善环境,避免跌倒等意外的发生。如在浴室加装防滑垫,保持地面干燥,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及改善阴暗光线等。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为什么骨质疏松
- 2 骨质疏松是怎样形成的
- 3 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引起的
- 4 骨质疏松是如何引起的
- 5 骨质疏松有哪些特点?
- 6 骨质疏松有什么特点?
- 7 什么是骨质疏松
- 8 怎样防止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