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但是,你知道吗?洗澡也有误区,稍不注意就会危害身体。下面5个洗澡误区,你中招了吗?
洗澡误区1:吃完饭后洗澡
刚吃完饭,胃里聚集了很多血。如果这时候洗澡,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使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进而对消化有影响。此外,饮酒后不应该洗澡。否则,血压下降,全身无力,头晕,心脏病和脑中风。因此,建议在饭后洗澡1-2小时。
洗澡误区2:洗澡后睡觉
睡眠经常在体温下降后到来,热水浴会提高体温,推进大脑释放睡眠激素。如果睡前必须洗澡,洗完澡后可以用湿毛巾冷却5分钟,使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尽快睡觉。因此,建议睡觉前2小时洗澡。
入浴误区3:起床后入浴
早上起床后入浴,促进大脑兴奋,整天处于精神振奋状态。但是,不吃早饭就洗的话,容易引起头晕,低血糖性休克。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会使血管扩张,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的症状。因此,早起洗澡最好在早饭后30分钟。
洗澡误区4:为了清洁,用力摩擦
皮肤的屏障保护层由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肪膜构成,不仅可以保护身体免受外部损伤,还可以避免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特别是水分。用力摩擦会破坏这个保护膜。如果洗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是搓洗过度了。因此,建议经常洗澡,但不要储存洗涤,用力摩擦。在柔软的海绵上涂上沐浴露,轻轻擦拭,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地方,可以用淋浴巾。
入浴误区5:长时间入浴后,入浴时间变长,全身无力,疲劳与血液中乳酸浓度有关。研究表明,剧烈运动后,洗澡5分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几乎没有变化。但是洗10分钟,乳酸浓度会降低7~8毫克;洗30~60分钟,乳酸浓度基本回到疲劳前的水平。对于上班族和轻微的工人来说,洗澡15分钟,体内的乳酸浓度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否则,时间变长,体力消耗,有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