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贫血与低血压有很多相似的症状表现,这也是导致人们容易把它们俩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贫血和低血压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呢?为了解决这个疑问,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减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综合病理状态。特殊情况下,急性大出血等,患者不仅贫血,血压也急剧下降。贫血的原因很多,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造血不良性贫血、感染性贫血等。
贫血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感染性肝炎、结核、肺化脓性疾病、胃肠疾病。尤其是胃肠局部切除后,会影响人体对铁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使人贫血。患有慢性肾炎、肾积水先天性多囊肾的人,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生成,贫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多种内分泌性疾病和结缔组织性疾病也经常合并贫血。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也会产生贫血,例如女性每次月经平均损失的血液约为90毫升,其中损失制造红细胞中血色素的铁,每次可达30毫克。从月经初潮到闭经,失去了很多血液和铁,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贫血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女性怀孕期间需要向胎儿提供300~500毫克铁,如果不马上在饮食中补充铁会贫血。婴幼儿和儿童生长迅速,若偏食挑食,也易因营养不良缺铁而贫血。
贫血一般较易发现,面色常是判断有无贫血的一面镜子。贫血的人不仅脸色苍白,眼睑和指甲也苍白。贫血轻重,也有发展过程。轻者多无症状,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食欲减退的人。重的是浮肿、头发干燥、贫血性心脏病。当然,最好确定贫血和贫血的严重程度,去医院检查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的情况,常见的是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前者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重的时候会出现疲劳、头晕、健忘,心前区也有可能窒息。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平卧、蹲下突然站立或长时间站立时经常出现眩晕等暂时性脑缺血症状。预防体质虚弱性低血压应避免偏食,饮食应与肉菜组合,摄取含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以上的食物。加强运动锻炼可以调节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蹲位站起时动作应缓慢。另外,体位性低血压也是脊髓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物过剩等多种疾病和药物引起的。因此应去医院查明病因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由此可见,贫血与低血压,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病。
以上介绍的贫血和低血压的区别是什么,读了以上的报道,相信遇到这两种疾病时,可以正确区分哪种贫血,哪种低血压。只有找到病因,我们才能对症治疗。